凝血中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的区别

目录:

Anonim

主要区别 – 凝血中的内在与外在途径

血管损伤(外伤)会导致出血。防止出血的身体过程可分为两种机制:原发性止血和继发性止血。血管收缩和血小板栓的形成是初级止血的两个过程。血凝块的形成是提前防止出血的二次止血过程。一组称为凝血因子的蛋白质促进了凝块的形成。凝血因子的激活通过凝血级联反应发生。内在和外在途径是导致血凝块形成的两条独立途径。这 主要区别 凝血过程中内在和外在途径之间的区别是 内在途径由血管系统内部的创伤激活,而外在途径由外部创伤激活。

涵盖的关键领域

1.什么是内在途径 – 定义、激活、机制 2. 什么是外在途径 – 定义、激活、机制 3. 血液凝固的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有何相似之处 – 共同特征概要 4. 凝血中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有什么区别 – 主要差异的比较

关键词:凝血因子、凝血、外在途径、内在途径、血小板、创伤

什么是内在途径

内在途径是指由血管内的创伤激活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多个级联。它也被血小板、暴露的内皮或胶原激活。通常,内在途径需要时间来形成血凝块。参与血凝块形成的蛋白质被称为凝血因子。它们由 I-XIII 指定。这些因子的激活机制被称为凝血级联反应。参与内在途径的凝血因子是因子 VIII、IX、XI 和 XII。参与内在和外在途径的凝血因子如图 1 所示。

图 1:凝血因子

内源通路通过因子 XII 与暴露于血液的带负电荷的外来表面结合而被激活。这依次激活因子 IX、X 和 XI,进一步激活将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的因子 II。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血小板被困在纤维蛋白网内,形成血凝块。

什么是外在途径

外在途径是指由受损的外表面激活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多个级联。因子 III 和凝血活酶参与外源性途径。外在途径比内在途径短,比内在途径更快。凝血过程如图2所示。

图 2:血液凝固

凝血活酶是一种组织因子 (TF),在正常条件下不会暴露于血液中。但在血管或内皮细胞损伤下,凝血活酶的暴露会激活因子VIIa和磷脂转化为因子IX。最后,因子 X 被来自外源途径的因子 Xa 激活。

内在和外在途径之间的相似性

凝血中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的区别

定义

内在途径: 内在途径是指由血管内的创伤激活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多个级联。

外在途径: 外在途径是指由受损的外表面激活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多个级联。

激活

内在途径: 内部通路被内部创伤激活。

外在途径: 外部通路被外部创伤激活。

凝血因子

内在途径: 因子 VIII、IX、XI 和 XII 参与内在途径。

外在途径: 因子VII参与外在途径。

效率

内在途径: 内在途径是缓慢的。

外在途径: 外在途径很快。

启动途径所需的时间

内在途径: 内在途径大约需要 15-20 秒才能开始凝血。

外在途径: 外源途径大约需要 2-6 分钟才能开始凝血。

意义

内在途径: 内在途径需要离子钙以通过因子 IXa 激活因子 IX。

外在途径: 外源途径需要钙和组织因子才能通过因子 VIIa 激活因子 IX。

结论

内在途径和外在途径是在血管损伤期间参与血凝块形成的两条独立途径。内在通路由血管内的创伤激活。外在途径由对身体外表面的创伤激活。凝血过程中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激活机制/

参考:

1. “血栓形成 III - 凝血级联的激活。”互联网中风中心,可在此处获得。

图片提供:

1. Jng46 的“凝血级联” – 通过 Commons Wikimedia 自己的作品 (CC BY-SA 4.0) 2. OpenStax 学院的“1909 血液凝固” – 解剖学和生理学,Connexions 网站,2013 年 6 月 19 日(CC BY 3.0)通过共享维基媒体

凝血中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的区别